跳到主要內容
教師輔導與管教宣講 / 教師的自我修養-性別事件防治
講座簡介
 
主題:教師的自我修養-性別事件防治
 
對象:國中小及高中職教師、導師、行政人員
時間:90~120分鐘
形式:專題講座+案例解析+互動討論
 
一、講座目標
(一)提升教師自我修養與性別敏感度,理解師生互動中可能引發的性別事件風險。
(二)認識性別平等教育、性別事件防治的相關法規與責任。
(三)學習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策略,避免無意中引發性別爭議。
(四)掌握性別事件發生時的教師處置原則與正確流程。
(五)培養教師自我照顧與專業支持意識,降低壓力與誤解。
 
二、主要內容大綱
(一) 教師自我修養與性別敏感度
1.教師言行對學生的隱性影響:榜樣力量與界線拿捏
2.情緒與偏見管理:避免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語言
3.建立「尊重與平等」的教育態度
(二) 性別事件的理解
1.性騷擾、性霸凌、性侵害的定義與差異
2.《性別平等教育法》及相關規範重點
3.校園常見性別事件案例解析
(三) 預防與防治策略
1.預防層面:營造尊重與安全的班級氛圍
2.管教層面:使用正向管教語言,避免不當肢體與語言互動
3.輔導層面:理解學生的性別需求與差異,提供支持管道
(四) 教師在事件中的角色與責任
1.事件發生時的立即處置原則(保護、紀錄、通報)
2.教師應避免的錯誤行為(隱匿、責怪、輕忽)
3.依法行政:校園性別事件通報與調查流程
(五) 案例演練與討論
1.情境模擬:學生疑似遭遇性騷擾,教師應如何回應?
2.小組討論:導師常見的困境與正確應對方式
(六) 教師專業支持與自我成長
1.減壓與自我照顧:避免在性別事件處理中產生過度壓力
2.尋求行政與專業資源的協助
3.建立校內支持文化:教師合作與共同守護
 
三、預期效益
(一)提升教師性別敏感度與自我修養,降低風險與誤解。
(二)增強教師處理校園性別事件的專業知能與信心。
(三)創造安全、友善、尊重的學習環境。
(四)建立師生間健康、專業且有界線的互動關係。

消息公布欄

消息公布欄

FaceBook留言版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