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
課程教學
課程教學
課程教學
課程教學
- 造形原理
- 設計基礎
- 數位影像處理
- 造形設計實習
- 教學成果
- 1091-1091230造形設計實習-金工-鋁罐花
- 1091-1091223造形設計實習-翻模-石膏注漿
- 1091-1091216造形設計實習-翻模-矽膠模具
- 1091-1091216造形設計實習-玻璃工-切割
- 1091-1091209造形設計實習-陶質門牌-釉燒..
- 1091-1091209造形設計實習-陶盤-釉燒
- 1091-1091209造形設計實習-陶盤(門牌)-施釉
- 1091-1091209造形設計實習-木工-材料整備..
- 1091-1091202造形設計實習-金工-錫雕
- 1091-1091125造形設計實習-石膏模注漿-陶泥
- 1091-1091118造形設計實習-紙板角色..
- 1091-1091028造形設計實習-翻模-石膏成型..
- 1091-1091021造形設計實習-翻模-原型整備-石膏塊
- 1091-1091007造形設計實習-陶質門牌-成形
- 1091-1091007造形設計實習-陶盤-成形...
- 教學成果
專案課程
- 優質化-技能卓越
- 1072優質化106-5(B3)精益求精學生研習1080427(3D成型初階一)
- 1072優質化106-5(B3)精益求精學生研習1080330(玻璃珠創作初階一)
- 1071優質化106-5(B3)精益求精學生研習1071006(創意競賽一)
- 1071優質化106-5(B3)精益求精學生研習1070922(胸章應用初階一)
- 1071優質化106-5(B3)精益求精學生研習1070915(雷射切割應用初階一)
- 1042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5.07.04(專題製作-熱昇華轉印應用初階一)
- 1042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5.07.02(專題製作-錄影收音應用初階一)
- 1042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5.03.19(技能卓越-3D列印初階一)
- 1042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5.02.27(技能卓越-雷雕應用初階一)
- 1041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4.11.21(技能卓越-3D列印應用初階一)
- 1041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4.11.14(技卓楊才-專題製作雷雕應用實務一)
- 1041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4.10.24(技卓楊才-專題製作-切割應用實務一)
- 1041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4.10.17(技卓楊才-專題製作-影音攝錄)
- 1041優質化103-2學生研習104.09.12(技能卓越-雷雕應用初階一)
- 優質化-微型創業
國立北斗家商議題融入班會課程
1120109行政主管會報通過
一、議題融入課程之說明與作法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基本理念,「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主軸,並強調議題融入課程。依《總綱》規定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十九項議題。可從不同領域/科目角度對議題加以探究、分析與思考,提供跨領域整合的學習機會,彰顯問題的情境性與觀點的多元性。有助於學生統整各領域的學習內容,更能豐富與促進核心素養的陶成。
議題教育的實施,須符合相關法規對各級學校有關議題融入課程的規範。例如《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環境教育法》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於每年1月31日以前應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教職員生均應於每年年底前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家庭教育法》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除了正式課程之外,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亦均可融入議題。
非正式課程即「團體活動時間」,可以藉由專題演講、校慶活動、校際活動、競賽活動、班週會活動、社團活動、戶外教育活動等,進行課程融入之教學。例如舉辦體驗營或研習營,讓學生有機會更深入了解各議題之精神與內涵;辦理不同型態之競賽(海報設計比賽、書籤設計比賽、作文比賽、辯論比賽、有獎徵答、漫畫比賽、影音設計比賽等);亦可將議題轉化為班會討論題綱、以議題週方式,結合學校情境之佈置,或利用週會或其他適當時間,安排專家講座,以擴展進學生對議題之認識。
潛在課程如可利用校園及教室環境布置,將議題相關教材布置在環境之中產生境教的效果,也可以透過身教由教師及職工身體力行,產生薰陶的教育作用。至於制教和境教的潛在課程亦很重要,可經由制度的建立,例如垃圾分類制度,或者實踐活動的教育,例如年終捐款點燈活動或者社會服務機構之參訪活動,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十九項議題的學習目標及對應領域分工表
議題 | 學習目標 | 融入領域 | 對應行政單位 |
性別平等 教育 |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付諸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 綜合活動、社會、健康與體育、語文、藝術等領域,全民國防教育、自然、科技及數學等領域 | ★輔導處 學務處 生輔組 |
人權教育 |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與價值;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的感受與評價;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 綜合活動、社會、健康與體育、語文、藝術及全民國防教育等人文社會領域,數學、自然科學、科技等領域,可在學科知識之生活應用等面向,亦可產生人權相關之議題,例如科技使用在生活上的隱私保障問題、核武與戰爭等議題。 | ★學務處 訓育組 |
環境教育 |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探究氣候變遷、資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消失,以及社會不正義和環境不正義;思考個人發展、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的意義;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 自然科學領域、社會領域、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語文、數學及藝術等領域。 | ★學務處 衛生組 |
海洋教育 |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海行為;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化的愛海情懷;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海素養。 | 自然科學領域、社會領域、語文領域、數學領域、健康與體育以及藝術等領域。 | ★學務處 訓育組 生輔組 衛生組 |
科技教育 | 具備科技哲學觀與科技文化的素養;激發持續學習科技及科技設計的興趣;培養科技知識與產品使用的技能。 | 科技領域、自然科學領域、社會領域、數學領域 | ★教務處 設備組 |
能源教育 | 增進能源基本概念;發展正確能源價值觀;養成節約能源的思維、習慣和態度。 | 科技領域、自然科學領域 | ★學務處 衛生組 實習處 實習組 |
家庭教育 | 具備探究家庭發展、家庭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家庭資源管理的知能;提升積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態度;激發創造家人互動共好的意識與責任,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 綜合活動、社會、健康與體育、語文、數學及藝術等領域。 | ★輔導處 |
原住民族 教育 | 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涵養族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 本土語文/原住民族語文、社會領域、自然科學領域 | ★教務處 教學組 |
品德教育 | 增進道德發展知能;了解品德核心價值與道德議題;養成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素養。 | 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故宜以不同程度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 ★學務處 訓育組 |
生命教育 |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合一的修養。 | 語文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社會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科技領域與藝術領域 | ★輔導處 學務處 訓育組 |
法治教育 | 理解法律與法治的意義;習得法律實體與程序的基本知能;追求人權保障與公平正義的價值。 | 生活課程(國小)、語文領域、社會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等。 | ★學務處 訓育組 生輔組 |
資訊教育 | 增進善用資訊解決問題與運算思維能力;預備生活與職涯知能;養成資訊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 | 科技領域 | ★教務處 設備組 |
安全教育 | 建立安全意識;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防範事故傷害發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 自然科學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綜合活動領域與全民國防教育等 | ★學務處 生輔組 體育組 教務處 教學組 實習處 實習組 總務處 |
防災教育 | 認識天然災害成因;養成災害風險管理與災害防救能力;強化防救行動之責任、態度與實踐力。 | 自然科學領域、綜合活動領域、全民國防教育等 | ★學務處 生輔組 總務處 |
生涯規劃 教育 | 了解個人特質、興趣與工作環境;養成生涯規劃知能;發展洞察趨勢的敏感度與應變的行動力。 | 綜合活動領域及高中生涯規劃課程等 | ★輔導處 |
多元文化 教育 | 認識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素養;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 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故宜以不同程度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 ★學務處 訓育組 教務處 教學組 |
閱讀素養 教育 | 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涵育樂於閱讀態度;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 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宜視學生的語文能力與學習狀況,以適宜之課程設計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 ★圖書館 教務處 教學組 |
戶外教育 | 強化與環境的連接感,養成友善環境的態度;發展社會覺知與互動的技能,培養尊重與關懷他人的情操;開啟學生的視野,涵養健康的身心。 | 所有領域/科目均可融入,依各領域的特殊性適切地配合學習主題。 | ★學務處 活動組 |
國際教育 | 養成參與國際活動的知能;激發跨文化的觀察力與反思力;發展國家主體的國際意識與責任感。 | 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故宜以不同程度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 ★教務處 教學組 實習處 實習組 學務處 訓育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