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尚未設定倒數到期時間

()基本設計實習I (Fundamental Design Practice I)

2-3基本設計實習I教學綱要

一、科目名稱:基本設計實習I (Fundamental Design Pratice I

二、科目屬性:實習科目

þ群共同修習科目   o技能領域修習科目

三、學分數:6

四、建議開課學期: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第一學年第二學期

五、先修科目:無

六、教學目標:

()能描述瞭解設計的基本知識及概念,並加以應用。

()能解釋基本設計原理,並運用呈現於各種設計活動。

()能運用基本設計原理,操作各項基本設計實習。

()能養成具備銜接設計實務進階課程之能力。

七、教學內容

主要單元

內容細項

分配節數

相關教學活動

備註

()導論

1.設計之定義

2.基本設計之範疇

3

 

第一學期

()基本設計要素

1.基本設計要素介紹

1.1

1.2色彩

1.3質感

2.基本設計要素的構成原理

2.1點的構成

2.2線的構成

2.3面的構成

2.4體的構成

18

1.1具象形態:人為形、自然形、有機形、無機形。抽象形態:幾何抽象形、有機抽象形、偶然抽象形、不規則形等之介紹。

1.2色彩三要素之介紹、色彩與造形之間的關係應用。

1.3粗糙、光滑、堅硬、柔軟、其他等之介紹。

2.點、線、面、體的構成認識。

3.運用基本設計要素及其構成原理的實作練習。

 

()平面構成方式

1.構成方法介紹

1.1並置

1.2分割

1.3變形

1.4繁殖

1.5錯開

1.6碎形

15

1.分離、接觸、覆疊、透疊、聯合、減缺、差疊、套疊等。

2.各種分割、比例及級數。

3.放大、縮小、傾斜、透視、扭曲等。

4.單位形的決定。繁殖創造新圖形: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碎形、其他等。

 

()視覺錯視原理

1.認識視覺錯視原理

2.錯視現象的分類介紹

2.1何學錯視

2.2圖與地

2.3旋轉圖

2.4多義圖形

2.5矛盾空間

2.6圖地反轉

3.運用視覺錯視原理之實作練習

18

1.1錯覺現象的產生

1.2何謂錯視

2.1幾何學錯視介紹:長度的錯視、水平垂直的錯視、彎曲的錯視、明暗對比的錯視、透視的錯視、大小對比的錯視、旋轉錯視等

2.2圖與地的定義、圖地反轉

2.3旋轉圖形的分類介紹

2.4多義圖形的分類介紹

2.5矛盾空間的分類介紹

2.6色彩構成的錯視現象介紹

2.7其他錯視現象的介紹

3.本單元介紹各種視覺錯視原理,教師可從中選擇適當之課題教導學生進行練習

 

()美的形式原理

1.各種美的形式原理介紹

1.1反覆

1.2漸變

1.3對稱

1.4均衡

1.5調和

1.6對比

1.7比例

1.8節奏

1.9統一

12

1.本單元介紹各種美的形式原理,教師可從中選擇適當之課題教導學生進行練習

2.各種美的形式原理之實作練習

第二學期

()視覺效果表現

1.動態效果塑造

2.重心安排

3.群化原則

4.視覺的性格塑造

5.運用上述視覺效果表現方法之實作練習

12

1.集中、擴散、方向性、速度感之動態效果介紹。

2.平衡、偏倚之重心安排介紹。

3.接近、類似、連續、閉鎖、純化、共同之群化原則介紹。

4.喜、怒、哀、樂或其它視覺表現介紹。

5.本單元介紹各種視覺效果營造方法,教師可從中選擇適當之課題教導學生進行練習。

 

()圖形輔助設計

1.圖形識別的概說

2.圖形的象徵意義

3.形象視覺識別的類型

4.視覺識別設計的程序

12

1.1視覺識別起源。

1.2視覺識別定義。

2.信號符號標誌的意義說明。

3.形象視覺識別的類型的分析。

4.設計程序的了解與實作。

 

()圖文視覺構成

1.圖文整合設計的程序介紹

2.圖文構成實作練習

18

1.1設計主題的特性分析。

1.2創意發想。

1.3版面規劃。

1.4圖形設計及繪製。

1.5字體設計及繪製。

1.6圖文整合。

2.本單元介紹各種圖文視覺設計方法,教師可從中選擇適當之課題教導學生進行練習。

 

八、實施要點:

()教材編選

1.教材的選擇應顧及學生的學習經驗並配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順序,除設計群各版本教材外,為能適合學生的程度教師亦可參考其他群別的設計教材。

2.因本科教學重視實際基本設計實習課程,宜選擇適合題例,以供學生練習學習。

3.教師宜多蒐集有關設計的各式題例、以適合學生的程度,由淺至深,培養其對設計的學習興趣。

4.選擇適合學生程度之教材,並應重視個別的差異化教學。

5.基本設計為進階設計課程的基礎,宜加強基礎基本設計技法能力之培養。

()教學方法

1.本科目為實習科目,重視教師的講解及現場示範,並依學生的程度差異做個別的指導,為達教學功效,建議分組教學,是否分組上課,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2.教師在教學前應編訂教學進度表。

3.本科教學理論及實習並重,故教學時間的安排,以每週示範講解,實際繪圖練習視實際教學情況而定。

4.教學活動應重視示範教學及個別輔導。

5.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的既有經驗為基礎,多舉例;並可適時搭配、運用電腦教學影片進行示範教學,加強學習動機。

6.應兼顧簡易工具及最新精密儀器之學習,務期適應各種不同的就業市場需求。

7.教學完畢後,應根據實際教學成效修訂教學計畫,以期改進教學方法。

()學習評量

1.教師於教學時須做客觀的評量,以明瞭學習的成就與困難,做為繼續教學或補救教學之依據,並使學生從成績進步中獲得鼓勵。

2.教育的方針在於五育並重,評量內容亦應兼顧認知(知識)、技能、情意(行為、習慣、態度、理想、興趣、職業道德)等方面,以利學生健全發展。

3.情意性評量:隨時觀察記錄,包括出勤、上課精神態度、繪圖工具儀器的準備狀況,作業繳交的情形等。

4.形成性評量:配合各種教學媒體,以口頭問答、討論或實作等方式實施評量。

5.診斷性評量:以作業考核列為過程評量的成績,未達標準者予以逐項指正,建立其基本設計技能,再予以評量。

6.總結性評量:以階段性測驗成績作總結性評量考核標準,除了是非題及選擇題的型式外,並應以基本設計的實作方式予以考核。

7.學生作品宜仔細評量,時時導正其錯誤習慣;另視需要採取個別指導方式。

8.因應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評量應注意鼓勵學生與標準比較和自我比較,力求努力上進,避免學生間的相互比較,產生妒忌或自卑心理。

9.學習評量的結果須妥切運用,除作為教師改進教材、教法及輔導學生之依據,應通知導師或家長,以獲得共同的瞭解與合作。

10.未通過評量的學生,教師應分析、診斷其原因,實施補救教學;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應實施增廣教學,使其潛能獲致充份的發展。

()教學資源

1.設計教室、繪圖桌椅、電腦、投影機、投影布幕、繪圖板……等。

2.教學相關的各式設計模型,或與設計實作相關的實物。

3.各版本教科書、各種生活設計或工業設計產品、建築、空間設計與室內設計相關設計作品。

4.學校應力求充實教學設備及教學媒體,教師教學充份利用教材、 教具及其他教學資源。

 

youtube
youtube

FaceBook留言版

跳至網頁頂部